首页 > 都市重生 > 白衣披甲 > 577 考完研的年轻人

577 考完研的年轻人(1/2)

目录

“花车上竹子表演了一套棍法,比功夫熊猫还功夫熊猫。”刘主任完全没注意到耿副院长的表情,她把杨敏达的衣服解开,开始涂抹耦合剂。

“后来还有3d投影,现在的技术真是先进,天空中的投影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好好做检查,专心点。”耿副院长沉声道。

“哦哦哦。”刘主任把探头搭在杨敏达的心脏位置,“患者什么主诉?”

“头疼,已经很多年了,一直都没好。”惠主任介绍道,“我觉得是压力太大导致的,但杨处长的一个同学咨询了省城的专家。”

专家一词出口的时候,尾音上扬,那种阴阳的感觉不要太浓郁。

“专家说有可能是卵圆孔未闭,要不省城的专家厉害呢,我从来没听说过卵圆孔未闭这种先天性心脏病能导致头疼。”

“有可能啊,我进修的时候听老板说过。”

“……”惠主任不惮用最深的恶意揣测眼前这位。

她一定是故意的!

故意和自己做对!

头疼还能是因为心脏的原因导致的?

超声心动的刘主任没觉察到,她一边用探头在患者心前区划拉着,一边絮叨。

“老板说,当出现偏头痛症状时,多数患者选择的首诊科室是神经内科,但是有部分人做完所有的头部检查后仍未找到真正的诊断。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至少有一部分患者脑卒中、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是因为一直存在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

“我当时也不理解,可见了几例,老板伸手就打出来卵圆孔未闭。”

“说什么梦话呢,你知道卵圆孔是什么么!”惠主任实在忍受不住这位当着院长的面拆自己的台。

“卵圆孔是房间隔中部的裂隙,位于原发房间隔上缘和继发房间隔下缘交界处,通常由原发房间隔的一个薄片覆盖。

出生前,胎儿没有建立肺循环,因此在胎儿时期卵圆孔作为一个生理通道如同一个瓣膜,只允许血液自右向左流动,而能防止血液自右向左逆流,使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左心房,维持胎儿体内血液循环。”

“出生后由于肺循环的建立,左心房压力增高,迫使原发房间隔的薄片覆盖住卵圆孔的表面,继而与继发原发房间隔融合,从而使卵圆孔永久关闭。”

“你跟我说,卵圆孔和偏头疼有什么关系吧。”

“找到了!”刘主任忽然兴奋的说道。

惠主任的心一紧,他不会看超声心动,但也有实物表演的凑过去,假装自己能看懂。

“卵圆孔未闭,直径不大,大约5个毫。”

刘主任熟练的操作着鼠标在机器上测量卵圆孔未闭的直径。

“我心脏有事?”杨敏达的头疼只是一过性的,现在好了一点,坚持着问道。

“放心,是先天性心脏病,平时没什么影响,不是冠心病那种要命的病。你从前有过不舒服的感觉么?比如说跑步的时候。”

“没有。”杨敏达回答道,“我上学的时候1000米、5000米都是学校的冠军。”

“你这命可真是够大的,这么折腾都没事。”刘主任测量完后把影像直接打出来,“b超看是卵圆孔未闭,估计偏头疼是这病导致的。”

“???”杨敏达还是不懂,但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能找出毛病就行。

“医生,这个什么未闭好治么?”

“好治,去省城,要是不放心就去帝都,心内科介入手术,一个小时封堵完毕,第二天你就能下床,观察两天就能出院。”

杨敏达刚要动,探头又落在自己的心前区位置。

“稍等一下,我测量你的动脉压。一般来讲你这年纪了,卵圆孔未闭还没治疗,动脉压应该特别高,可能会对以后有影响。”

但测量后刘主任松了口气,“没事,你身体是真好!”

说着,她把纸巾扔到杨敏达的胸口,“自己擦擦。”

耿副院长第一时间伸手,恶狠狠的瞪了刘主任一眼,这人还真是不识趣。

自己站在这儿,她竟然让杨处长自己擦。

要不是看她的技术水平高,很多别人做不出来的病只有刘主任能做,一定找机会给她量身定制几双小鞋穿。

“刘主任吧,我这是怎么回事?”杨敏达没有让耿副院长帮自己擦,他的一过性头疼已经好了很多,拿起纸巾自己擦拭。

“不知道,老板说现代临床医学还没研究明白,就是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

一般来讲这类偏头痛病人伴有先兆:常见有闪光幻觉和其他视觉缺损。一侧头部的搏动性疼痛、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过一般都是一过性的,时间长的可以到一天左右,好了之后就跟没事儿人似的。”

“!!!”

刘主任说的先兆和杨敏达的情况一模一样!

他信了这个诊断,哪怕听起来再怎么荒诞无稽他都信了。

“去帝都?”

“其实在哪都行,不过肯定帝都的手术水平更高一些么。”

杨敏达已经有了盘算。

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先心病,这牛马命竟然一直都不知道。

幸好老耿找专家咨询,要不然的话光是这么拖下去,先心病一个爆发,人就嘎掉了。

头疼已经好多了,只要不剧烈活动,脑子里的水和面粉没有和到一起,那就还能思考。

“谢了,耿院长。”杨敏达道了一声谢。

“杨处长,客气客气,都是耿处长联系的专家,这才给了诊断。”

杨敏达抬头看了一眼惠主任,惠主任有些失神,很明显他没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头疼竟然是心脏的问题?还真是因为心脏有病?

这个逻辑链条在惠主任的认知中简直有点玄幻了。

“刘主任,谢谢。”杨敏达转身,伸手,和刘主任握了一下。

“对,就是你这种情况。上一秒还疼的起不来,病说没就没,看起来跟装的似的。”

杨敏达默然,这位刘主任水平还行,可说话是真不中听。

“刘主任,谢谢。”杨敏达还是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转身离开,刘主任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照,似乎要在群里进行交流。

杨敏达更喜欢这种人。

“杨处长,您留观一晚上吧。”耿副院长陪着杨敏达出来。

“不了,我头疼的劲儿过去了,回家睡一觉。大元旦的,把你们折腾来,不好意思啊。”

“看您说的,救死扶伤,这是医生的天职。”耿副院长谄媚的笑着。

“耿院长,前几天你找我的事儿……”杨敏达说着,拉长了尾音。

惠主任知道这是不想自己听,便停住,目送两人远去。

“耿院长,你儿子大专毕业,现在对学历的要求很高,这件事的确很难。”

“是是是,不是为难杨处长您,还请您指条明路。我儿子也是不听话,我让他学医他非不学,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为难。”耿副院长弯腰,一脸恭敬。

“穷乡僻壤有穷乡僻壤的好处,我建议走三定向入编。”

“???”

“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杨敏达简单解释了一下。

耿副院长不懂,但还是努力记下来。

“要只是想混个编制,三定向就够了,人情也不多。但要往上走的话,就要吃点苦。你儿子……踏实么?”

“小时候不行,要不然也不至于只上个大专。”耿副院长叹了口气,“也是我没什么本事。”

“和你没关系,现在人要是踏实一点的话我建议走五方面人员的方向。”

杨敏达知道这些内容别说是一个医疗口的院长,哪怕行政口都不是所有人知道。

“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

“但走基层路线还是要吃点苦,心浮气躁可不行。前段时间有个毕业生报名参军,几轮测试后去了空军基地,谁知道那点苦他都吃不了,吵着囔着要退伍。

现在的孩子惯的也是真够说的,说要回家就回家,谁劝都不行。”

“都参军了还要退伍,那不是逃兵么,以后全家受牵累。我说的三定向、五方面只是指一条路,大专学历也能往上走。”

“人这辈子该吃的苦一点都不少吃,上学的时候不吃苦,那就去基层吃。或早,或晚。”杨敏达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他说话的时候也沉稳了起来。

三定向,五方面,听起来技术含量满满。

耿副院长连连点头,准备回去咨询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儿子要是真能熬得住,积攒了丰富的乡镇工作履历,个人简历挺漂亮的了,等年限到了,资历也够了,就可以提拔了。提拔在程序上毫无问题,别人挑不出毛病。”

说了一大堆话,杨敏达的觉得脑子有点晕。

不过他还是坚持着,人情一次性还够,要不然有因果有后患。

“耿院长。”

“诶。”

“咱三江市是小地方,你呢也算是小地方的能人。

实话实说,我感觉你对子女也没太高野心和期望,特别是子女本身素质不行的情况下。”

这话实在是有点直白,难听。

可是从杨敏达的嘴里说出来和刘主任的嘴里说出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耿副院长怎么会连这点暗示都提供不出来,他连连点头。

“我推荐的办法的确要吃点苦,也没那么通顺。但是吧,通过这样比较曲折的道路,十年八年辛苦一点,副科这就上去了。以后这辈子争取到正科,副处就够了。在县城里,绝对的人上人,足够的滋润。”

“你说呢?”杨敏达说到这里,看着耿副院长问道。

“是是是。”耿副院长一听还有副处的可能,他的眼睛都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