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361章 古比雪夫之战,古德里安一战封神

第361章 古比雪夫之战,古德里安一战封神(1/1)

目录

在古比雪夫城内,物资匮乏的阴影如浓重的乌云,笼罩着每一个角落。百姓与士兵们缺衣少食,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饥饿与寒冷如同附骨之蛆,侵蚀着人们的意志。然而,城外的明军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大鱼大肉的场景与城内的凄惨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反差。在这样的强烈对比下,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清晰地意识到,一味地死守古比雪夫绝非长久之计,长此以往,被困死在这座孤城只是时间问题。

若想打破当前的僵局,摆在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面前的道路仅有两条。

第一条路,是夺取远在350公里之外奥伦堡的明军飞机基地。只要成功炸毁机场,消灭那里的空军力量,古比雪夫便有可能从空中获得来自莫斯科的援助物资,从而缓解城内的艰难处境。

然而,这条路谈何容易。要让苏军的坦克部队在敌军重重防守的区域狂飙350公里,去夺取戒备森严的奥伦堡飞机场,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沿途必然遭遇大明王朝虎王坦克部队的顽强阻击,单就虎王坦克那厚重如铁幕般的装甲而言,苏军现有的坦克型号便难以突破。即便是威名赫赫的t34\/85坦克,或是装甲厚重的IS2坦克,面对虎王坦克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就算苏军侥幸能够夺取飞机场,以明军强大的军事资源调配能力,完全可以在更远的地方迅速再建设一个飞机场。毕竟,对于航程可达2000多公里的b-17轰炸机来说,再次远程轰炸古比雪夫并非难事,而具备高机动性的262战斗机更是来去自如,不受距离的过多限制。

第二条路,是命令装甲部队北上,清理伏尔加河东岸的明军炮兵阵地。一旦成功,苏军便有可能从水上获得补给,为这座孤城注入生机。

经过深思熟虑,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权衡利弊后,决定派出苏军精锐中的精锐——第13近卫装甲集团军和第14近卫装甲集团军出城作战。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对此次作战有着自己独特的考量,他计划利用装甲集群数量庞大的坦克,进行大纵深作战,这也是他对坦克作战理论的最新领悟与实践。

其具体的战术安排堪称精妙,他打算利用Kv2和IS2重型坦克作为开路先锋。这两款重型坦克,凭借自身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如同战场上的钢铁巨兽,率先向敌军防线发起冲击,撕开一道突破口。随后,大量的坦克如潮水般顺着这个缺口汹涌而入,全面冲击敌军防线。一旦防线被打开,全军便向着敌军纵深迅猛推进,不给敌军任何反应和组织防御的机会。

然而,无巧不成书,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所钻研的这套战术理论,古德里安将军也正在深入研究,二人皆是坦克作战领域的行家里手。如今,两位军事天才在战场上狭路相逢,究竟谁能在这场智谋与实力的较量中技高一筹,着实令人拭目以待。

但当下的形势对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极为不利,苏军由于丧失了制空权,一旦大规模出动坦克,便极易成为空中打击的活靶子。只要被明军空军盯上,必将遭受沉重打击。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为此等待了数日,终于等到了转机——阴雨天的降临。苏联气象员经过精准预测,判断最少三天以后天气才会好转。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战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当机立断,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命令近卫第13和14坦克集团军迅速集合5000多辆坦克,沿着伏尔加河一路北上,目标直指伏尔加河东岸的明军炮兵阵地。他计划,一旦成功扫清这些炮兵阵地,便立刻折向进攻奥伦堡,给古德里安将军来一个出其不意的反包围。与此同时,他还命令留守城内的坦克部队出城,向东亚方面军防线猛扑。这一路的战术安排同样是利用重型坦克冲击防线,打开缺口后,直捣奥伦堡,与北上的装甲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对明军进行夹击。

就在当天,苏军第13和14两个近卫装甲集团军如猛虎下山,凭借着高昂的士气与娴熟的战术配合,迅速扫清了明军留在伏尔加河的炮兵阵地,初战告捷。

古德里安将军得知消息后,瞬间便洞悉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作战意图。他反应迅速,立刻做出应对部署。一方面,命令天山装甲集团军火速前往拦截苏军第13和第14装甲集团军,务必阻止其北上的步伐;另一方面,命令伊犁装甲集团军迅速切断从古比雪夫出城苏军的后路,在确保他们无法逃回城内后,开始在后面痛打苏军。

于是,一场空前激烈的坦克大战,在没有双方空军参与的情况下,于伏尔加河东岸轰然爆发。

战场上,明军八百三十辆虎王坦克,如同一座座移动的钢铁堡垒,散发着冰冷的肃杀之气。它们与两千多辆同样性能卓越的谢尔曼坦克并肩作战,共同迎击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麾下那5000多辆气势汹汹的苏军坦克。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中,苏军的Kv2和IS2坦克虽然实力不俗,在战场上也算威名远扬,但面对装甲更为厚重、火力更为强大的虎王坦克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每一次交锋,苏军往往要以三五辆重型坦克被击毁的惨痛代价,才能勉强重创一辆虎王坦克。战场上,炮声如雷,火光冲天,一辆辆坦克在硝烟中怒吼、颤抖。一辆苏军的Kv2坦克鼓足勇气,向着一辆虎王坦克冲去,它的炮口喷出橘红色的火焰,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射向虎王坦克。然而,虎王坦克厚重的装甲轻松抵御了这一击,只溅起一片火星。紧接着,虎王坦克沉稳地调整炮口,精准地回击,一枚炮弹如流星般飞出,瞬间击中了那辆Kv2坦克。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Kv2坦克被击中,炮塔被炸飞,车身燃起熊熊大火。周围的苏军坦克见状,却毫不退缩,继续向着虎王坦克冲锋,又有两辆IS2坦克加入战团,它们从不同方向开火,试图分散虎王坦克的注意力。但虎王坦克凭借着先进的火控系统和灵活的机动性,巧妙地应对着苏军的攻击,在连续躲过几发炮弹后,再次开炮,又一辆IS2坦克被击中,瘫倒在战场上。

而另一边,t34坦克与谢尔曼坦克之间的战斗也进行得异常激烈。加装了反应装甲的谢尔曼坦克仿佛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勇猛无比。一辆谢尔曼坦克在战场上灵活穿梭,面对数辆t34坦克的围攻,它毫不畏惧。谢尔曼坦克的车长冷静地指挥着炮手,不断调整射击角度。当一辆t34坦克试图从侧面偷袭时,谢尔曼坦克迅速转身,火炮发出怒吼,精准地击中了那辆t34坦克的侧面,车内油箱燃起大火,t34坦克失去了战斗力。周围的苏军t34坦克见状,纷纷围拢过来,向谢尔曼坦克倾泻火力。但谢尔曼坦克凭借着反应装甲的防护,在密集的炮火中顽强抵抗,同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突然,它抓住一辆t34坦克装填炮弹的间隙,再次开炮,又一辆t34坦克被击中,炮塔被炸得扭曲变形。

战场上,明军战士们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术和精准的射击技巧,不断创造着辉煌的战绩。车长李明,驾驶着一辆虎王坦克,在战斗中表现得尤为英勇。他指挥着坦克在敌军坦克群中左冲右突,犹如战神下凡。在短短一个小时内,他所驾驶的虎王坦克便连续击毁了五辆苏军的t34\/85坦克和两辆IS2坦克。炮手王强,眼神坚定,双手稳稳地操控着火炮,每一次射击都精准无比,他与李明默契配合,为这辆虎王坦克的辉煌战绩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谢尔曼坦克车组的张峰等人,面对苏军坦克的围攻,临危不惧,灵活运用战术,成功击毁了三辆t34坦克,为己方防线减轻了巨大的压力。

激烈的战斗持续进行着,战场上硝烟弥漫,坦克残骸遍布。最终,第13和14近卫装甲集团军在明军的顽强阻击下,遭受重创,仅仅逃出1000多辆坦克,向着古比雪夫方向狼狈逃去。然而,祸不单行,半路他们又遇上了奉命袭击奥伦堡的苏军部队。两军无奈之下,只得合兵一处。但此时的他们,已然是强弩之末。而古德里安将军怎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在他的指挥下,1660辆虎王坦克与4800辆谢尔曼坦克如铁桶般将这股苏军再次包围。

新一轮的战斗再次打响,这一次,战斗的激烈程度更甚于前。古德里安将军指挥若定,他巧妙地调动着明军坦克部队,对苏军形成了全方位的压制。虎王坦克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不断对苏军坦克进行精准打击。一辆辆虎王坦克的炮口闪烁着火光,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苏军坦克。苏军的t34坦克在虎王坦克强大的火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一辆虎王坦克瞄准一辆t34坦克,炮弹呼啸而出,直接命中t34坦克的车身,t34坦克瞬间被爆炸的气浪掀翻,炮塔被炸飞,零件散落一地。而谢尔曼坦克也不甘示弱,它们与虎王坦克相互配合,对苏军坦克进行穿插分割。一辆谢尔曼坦克趁着苏军坦克阵脚大乱之际,迅速冲向一辆落单的t34坦克,在近距离内开炮,t34坦克的装甲被轻易击穿,燃起熊熊大火。

苏军虽奋力抵抗,但在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渐渐力不从心。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战场上的硝烟从未消散,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三天过后,天气好转,天上的阴云开始散去,大明王朝的空军开始出来进行轰炸,一波攻击过后,又是几百辆苏军坦克被炸毁。最终,苏军被击毁击伤3000多辆坦克,剩下的坦克由于弹药几乎耗尽,又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士兵们的士气开始低落,

这些面对大明空军的轰炸,和陆军坦克的围攻,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投降。

古德里安将军凭借着这场辉煌的胜利,大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这场残酷的古比雪夫大战中一战封神。

不过,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就惨了。在丧失了大量的精锐坦克部队以后,古比雪夫的防守将更加艰难,面对古德里安的大军压境,此刻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又将何去何从?

目录
返回顶部